精彩片段1
倩怡:有個小問題,孟子舉房子是圣人所造或是強盜所造的例子來批判陳仲子算不算詭辯。畢竟無論廉潔的標準是什么,所有房子的建造者總是不可考證的,因此對于后人來講是無法選擇的。而人不應對自己不知的東西負責。這是不是辯論中常見的推演歸謬。所謂“來路不明”對“來路”的推演是不能超越人所見的范圍無限向前的。 因此孟子的這個比喻有什么其他含義嗎?(發帖時間:2015/12/09 10:44:24)
精彩片段2
昕宇:我也對這一則里“廉潔”的定義比較疑惑。廉在這里的語境下只能取“不貪污”“不茍取”的含義,但從孟子和匡章所敘的陳仲子的事跡來看,這一篇里的“廉”卻似乎處處指向的是“節儉”之意。陳仲子認為別人送他哥哥的活鵝是他哥哥不應接受的不義之物,便不愿意吃——按理說這不就是“不茍取”嗎,但孟子卻批評了這種行為,這是為什么呢?(發帖時間:2015/12/09 16:18)
最后,何老師根據學生的提問和討論情況,錄制微視頻進行針對性解答。
視頻1 《孟子•滕文公下》討論總結01
視頻2 《孟子•滕文公下》討論總結02